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部门动态

【深化“三抓三促”行动】高台县司法局骆驼城司法所:用心用情用力化解矛盾纠纷 筑牢基层和谐稳定防线

来源:高台县司法局骆驼城司法所 作者:盛燕 发布时间:2025-07-10 08∶21
字体:【 打印

今年以来,骆驼城司法所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灵活运用“四级七天”调解工作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周分析研判、包案责任到人、多元联动化解等创新举措,构建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连续10年实现“民转刑”案件零发生,矛盾纠纷化解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基层司法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周分析研判:织密矛盾纠纷“预警网”。每周一上午8点30分,骆驼城镇党委会议室准时召开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镇党委、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所有科级领导干部及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各站所负责人全员参与,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和各矛盾纠纷具体情况逐一梳理上周全镇矛盾纠纷动态。这种常态化的周分析研判机制,源于骆驼城镇对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的深刻认识。司法所通过网格员每日巡查、调解员定期走访、群众主动反映等多渠道收集信息,形成“日排查、周分析、月研判”的预警体系,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处置,确保风险隐患精准识别、动态管控。今年以来已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3起,其中85%在镇村两级得到有效化解。

包案责任到位:压实矛盾化解“责任链”。在骆驼城司法所的公示栏上,“四定三包”责任制赫然在目: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馈。这一机制将每起矛盾纠纷的化解责任细化到具体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这种“一包到底”的工作模式,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有人管事、有人担责”。今年以来,司法所通过包案调处机制成功化解疑难复杂纠纷27起。

用心着力化解:构建多元共治“同心圆”。“调解不仅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这是司法所调解员们的共识。在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骆驼城司法所始终坚持“情理法调”融合,既讲法律依据,又讲乡土人情,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6月底,骆驼城镇西滩村农户在玉米地内喷施除草农药时,药物发生漂移,不慎使赵某某葫芦受到药害产生纠纷。司法所启动“四级七天”调解程序:人民调解员1天内首次调解未果,村调委会2天内二次调解仍存分歧,最终由镇综治中心牵头,联合司法所、派出所、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站所组成调解小组,通过现场勘察、明理释法、情感疏导等方式,仅用4天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这种“分层限时,联合化解”的工作法,构建了矛盾纠纷递进式调解体系,让98%的矛盾纠纷在7日内得到有效化解,这就是骆驼城镇司法所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的生动实践。

枫桥经验本土化:培育基层治理“新生态”。在骆驼城镇,“枫桥经验”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治理理念。司法所将普法宣传贯穿矛盾化解全过程,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调解一案、教育一片”活动。在调处张某与王某的耕地占用纠纷时,调解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相关条款,现场向围观群众讲解土地权属认定标准,既解决了个案,又普及了法律知识。同时,司法所注重发挥乡贤能人等社会力量作用,组建人民调解员队伍14支87名,形成“专业调解+社会调解”的多元共治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